損友知道我對那些有轉為民用潛質的軍用物品最為有興趣,這天他特地拿了一張他不知從何地找來的照片給我,還告訴我說,照片上的飛機,是俄羅斯伊留申航空集團的最新設計。
一聽到伊留申,我的腦海裡不禁想起在一九八零年以前,以八十多歲高齡逝世的蘇聯著名飛機設計師伊留申上將,他在二次大戰之前,設計了一款在戰爭年代曾經發揮重要作用的IL-2攻擊機,所以在蘇聯空軍中享有相當高的地位。不過到了戰後,隨著其他後起之秀的戰機設計師出現,設計出大量戰鬥力非凡的軍機,並且成為蘇聯空軍的主流飛機,他領導的伊留申設計局,也就漸漸在蘇聯空軍中地位下跌了。到了後期,人們不難發現,雖然他還是有設計過轟炸機,但已經逐步改為設計大型客機了。
在他死後,伊留申設計局有一段時期被更名為伊留申航空集團。後來才和俄國其他主要航空、太空設計或製造公司合併,成為俄羅斯的聯合航空製造公司。
據損友說,這款名為 PAK TA 的運輸機,是伊留申集團的最新的研製設計。它的外型非常科幻,設在機身兩端和在機尾頂部的三副龐大的噴射引擎,完全和機身以及機翼機尾融為一體,看上去好像是被機身包圍起來。但最重要的,卻是它的運載能力非凡,據說可以輕易載入五輛重型坦克車作長途飛行。
而聽說按照俄羅斯方面的計劃,如果能夠研製成功,他們將會在十年內建造八十架這類飛機,屆時整個機隊,便可以輕易地將一個坦克部隊的四百輛重型坦克,從一個地方載到世界各地區了。
我聽了,忍不住說,這麼大運載力的運輸機,其實最好在面世後,迅速轉化為民用。而如能如此,這種飛機如果用作民航機,載客能力等閒可以是目前最大型的A380空中巴士的兩倍,甚至更多。而如果用來作貨運,五輛坦克的重量,少說也有三百噸,這樣的載重能力,加上是運輸機設計,人在機尾上落,貨物在機尾起卸,都非常方便。而且更重要的是,它是設計作軍用的運輸機,所以配備的起降輪胎特別多,對機場跑道的要求,通常也就較低,也就令它們可以輕易適應任何地區的機場。這些對於空運公司來說,好處是很大的。
另一方面,如果可能,最好由國家鼓勵航空公司大量使用這類飛機,和平時代,可以用來作民航用途。一旦戰爭爆發,就可以有大量的後備運輸力量,可以用來支援戰爭的後勤工作了。
損友聽了我的話,頻頻點頭不已,也就跟著說:「不過我真的不知道,這款飛機甚麼時候可以面世了。還有,有甚麼國家會好像採用你所說的做法,我就更不知道了。畢竟,這架飛機造價一定不會低,維護保養,也一定不是輕鬆的,而且成本也一定非常高昂。對於轉為民用,一定困難重重的。」
我聽了無言以對]